
订错票一分钟内纠错,仍被扣两千元手续费,近日,上海市民陈先生的遭遇,再次让机票退改难、退改贵的问题,引发公众热议。
据澎湃新闻报道,国庆期间,陈先生一家三口去云南旅游,结果刚到丽江,4岁多的女儿就出现严重高反。陈先生马上订了回沪机票,没想到心急之下将出发地输错,随即取消重订竟被收取了2000多元的退票手续费。“前后也就一分钟的时间,航司就是不肯退票,难道消费者一点纠错权都没有吗?”陈先生对此十分不解。
一分钟内纠错就被扣两千元手续费,这合理吗?根据该航司关于“错购客票退改规则”规定,仅有国内航班航段定反客票、航班旅客证件姓名信息错误、重复客票等情况可申请免费退票,并无目的地填错的相关政策。也就是说,像陈先生这样的情况,是无法申请免费退票的。
航空公司似乎是照章办事,无可厚非。但仔细想想,这样“一刀切”的退票规则,就真的合理吗?对消费者来说就真的公平吗?就像有网友吐槽,航空公司可以临时取消航班,但旅客却连“1分钟”的容错空间都没有!
其实,机票退改难、退改贵问题由来已久,近年来,也时有因为旅客填错信息,导致巨额退票费的事件发生,有的是像陈先生这样发现订错票立马退票,仍被收取手续费;有的则是一早订好票,后因其他原因无法成行提前几个月退票仍被收取高额手续费,消费者普遍认为航空公司这一退改签规定不合理,对消费者来说不公平。
虽说航空公司是按规矩办事,但当消费者连“1分钟”的容错空间都没有,所谓的“公平契约”已然倒向了规则制定方。机票退改不该这么难,也不应这么贵,要破解此类困局,还需从规则设定层面重新平衡好航空公司与旅客的权责关系,采取更加人性化的退票政策,给消费者留下合理的“容错空间”,为操作失误留出缓冲地带,减少类似因手滑失误被扣费的闹心事发生。
去年年初,多家航空公司调整退改签规则,包括扩大免费退改范围、下调退改费用等,一些航司还推出了票价降低允许免费退票的优化政策,赢得广泛肯定。说到底,民航业本质是服务行业,包括航空公司、订票平台在内的各方,应在商业效率与消费者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,推动机票退改规则更加合理、透明,减少类似纠纷与投诉,不仅可以让旅客放心飞、安心飞,也会进一步提高行业的服务品质与口碑。
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
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