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湘中职业教育的矩阵中,娄底文德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以 “数字技术联通世界,文德素养滋养成长” 的办学特色,成为区域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。这所经娄底市教育局批准设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,坐落于娄星区科技园区,紧邻娄底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,校园占地 100 亩,建筑面积 5.6 万平方米。自 2010 年建校以来,学校始终秉持 “崇文尚德、精技强能” 的校训,聚焦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领域,其 “技术扎实、品德端正” 的毕业生群体,让 “学信息技术,到文德学校” 成为当地学子的共识。
学校专业设置紧扣娄底 “数字产业园区” 建设需求,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。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骨干专业,细分软件开发、网络运维两个方向,课程涵盖 Python 编程、局域网搭建与维护、数据库应用等核心内容,实训中重点强化代码编写规范、网络故障排查等关键技能,毕业生可从事企业 IT 运维、小程序开发等岗位;电子商务专业融合本地产业特色,培养学生直播电商运营、跨境电商客服等能力,与娄底农产品电商平台、电子元器件销售企业建立稳定合作;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则聚焦数据采集与分析,开设数据可视化、大数据平台操作等课程,适配园区内数据服务企业需求。此外,物联网应用技术、会计电算化等专业,形成了 “信息主导、多向拓展” 的专业布局,确保学生掌握的技能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精准对接。
展开剩余67%教学实力是 “数通四海” 的技术根基。学校打造了一支由 “行业技术骨干 + 双师型教师 + 学科带头人” 组成的 76 人教学团队,82% 的专业教师具有 IT 企业工作经历,40 人持有计算机高级技师、网络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,其中 15 人来自华为、中兴等企业的技术部门。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中,有曾参与企业管理系统开发的工程师,课堂上能以 “电商平台并发处理”“网络安全防护” 等真实项目为案例,引导学生掌握 “高效编码 + 安全合规” 的技术标准;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多有电商运营实战经验,擅长通过 “店铺流量提升”“客户转化率优化” 等实际课题,培养学生的市场思维。校内实训设施按 “企业工位标准” 建设,拥有软件开发实训室、网络搭建实验室、电商直播基地等 32 个实训单元,配备高性能计算机、网络综合布线系统、大数据分析平台等设备,总价值超 3000 万元。学生每天实操训练不少于 3 小时,通过 “项目驱动式” 学习,如计算机专业学生需完成 “开发校园图书管理小程序,实现借阅还全流程” 的任务,这种 “用真实项目锤炼技术” 的模式,让数字技能在实战中系统提升。
产教融合的深度实施为 “德润八方” 提供实践载体。学校与娄底高新区 18 家企业共建 “文德数字产业实训基地”,推行 “课程共建 + 轮岗实习” 模式。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从大一起,每学期到合作企业参与软件测试、网络维护等辅助工作,毕业前需完成至少一个完整的企业项目开发;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则承接本地企业的电商代运营业务,从店铺装修到客户服务全程参与。学校特别注重将 “文德” 素养融入实践,在实训中设置 “代码注释规范性”“客户沟通礼仪”“项目团队协作” 等考核维度,如电商实训中要求学生 “既要提升销量,更要保证售后回复的耐心真诚”。这种 “技术训练与品德培育同步” 的实践,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,养成严谨、诚信、协作的职业品格。
“数通四海,德润八方” 的育人成果赢得广泛认可。家长群体评价 “学校教的技术实用,孩子毕业后能踏实做事”;合作企业称赞毕业生 “技术上手快、职业素养好,既懂代码又懂沟通”,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 95% 以上,75% 进入娄底及周边的 IT 企业、电商公司,部分学生参与开发的政务小程序、农产品电商平台已投入使用。学校连续五年获评 “娄底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”,在省级信息技术技能竞赛中累计斩获 28 项奖项,其中大数据应用团队在 2023 年 “湘中技能赛” 中获团体一等奖。随着娄底数字产业园区的持续扩容,学校正新增人工智能应用、工业互联网技术等课程,让数字技术的 “通” 与文德素养的 “润” 深度融合,持续为区域数字经济输送 “技术硬、品德优、能扎根” 的专业人才。
发布于:浙江省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