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倩楠
七月的杭州古荡街道莲花新村小公园,蓝天绿树间跃动着一抹抹亮眼的“志愿蓝”。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正通过“分类投壶”、“知识转盘”等趣味游戏,向居民演示垃圾分类的诀窍。这场由莲花社区组织的“垃圾分类齐参与 文明家园共守护”主题宣传活动,正用沉浸式体验把环保课堂直接搬到了居民“家门口”。为什么选在社区小公园?答案就写在居民轻松参与的笑脸上。
“活动就在楼下小公园,买菜、散步顺道就参加了,太方便了!”在模拟分类区,居民张大爷边玩“分类投壶”边点赞,志愿者王姐正手持印有废电池、西瓜皮、玻璃瓶等图案的卡片,引导张大爷将卡片投入对应颜色的垃圾桶。“红色是有害垃圾,绿色装厨余,蓝色可回收,灰色其他类。”她边演示边讲解,将复杂的分类标准转化为朗朗上口的顺口溜。不远处,志愿者李姐正带领孩子们用废弃纸箱制作分类垃圾桶,彩色画笔在纸板上勾勒出环保新图景,这种“看得见摸得着”的创作,不仅吸引亲子家庭,也让环保理念通过“做中学”深深植入孩子心中。
活动现场,四色分类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分类指南。社区工作人员通过“以案说法”的形式,向居民讲解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的危害,以及正确分类带来的资源再生价值。居民王阿姨翻阅着《家庭分类手册》,指着“过期药品”恍然大悟:“原来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,以前都混在生活垃圾里扔了,今天可算明白了!”
据统计,活动当天累计发放分类指南40余份,回收有害垃圾2.7公斤,参与互动居民达60人次。这场持续三小时的宣传活动,是莲花社区推进垃圾分类的缩影。2025年,社区已开展专题培训8场,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宣讲队深入楼栋讲解。如今,居民分类准确率大幅提高,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高。(受访者供图)
发布于:浙江省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