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基斯坦西北部山区的枪声刚落定,19名恐怖分子的尸体还没凉透,世界两端的北京和华盛顿却出奇地安静,一种罕见的默契正在悄然形成。这次不是为了贸易,也不是为了气候,而是为了巴基斯坦这场必须打赢的硬仗。
这盘棋的开端,是巴军两名高级军官和九名士兵的阵亡。一场典型的伏击,血腥而残酷,挑衅的意味十足。巴基斯坦塔利班,这个长期在阿富汗塔利班“同情”目光下生存的组织,显然是想搞个大新闻。可他们没想到,这次捅破天的后果,远不止是巴基斯坦安全部队的雷霆反击。
真正让局势变得微妙的,是中美两国的态度。就在不久前,特朗普还在嚷嚷着要重返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,一副要重塑南亚格局的架势。而另一边,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大会议上,则明确呼吁将“俾路支解放武装”及其“马吉德旅”列入制裁名单。
奇妙的事情发生了。美国国务院几乎在同一时间,也将这两个组织列入了“外国恐怖组织”名单,甚至在巴方的一次反恐行动中,美方还提供了关键情报。这两个一直在各种议题上针锋相对的国家,在巴基斯坦的反恐问题上,居然达成了步调一致的共识。这背后,没有利益的驱动,恐怕谁都不会相信。
对于巴基斯坦而言,这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十字路口。机遇是显而易见的,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在稳步推进,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。同时,美国也抛来了橄榄枝,讨论着共建稀土产业链,投资开建帕斯尼港。想吸引外资,首先就得把家里的地扫干净,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。
可风险也恰恰来源于此。内部的恐怖主义顽疾,就像一棵烂到根里的老树,盘根错节。过去,这些分离武装背后或多或少都有大国的影子,特别是美国,在需要给地区搅局的时候,阿富汗塔利班就是个很好用的棋子。但现在,时代变了,利益的棋盘重新摆放。
当中国的海外利益安全成为核心关切,当美国也意识到一个稳定的巴基斯坦更符合其战略需要时,那颗一直被用来牵制各方的棋子,就显得碍事了。阿富汗塔利班突然发现,自己讨价还价的空问被急剧压缩。过去那种左右逢源,一边接受援助一边默许境内恐怖势力外溢的做法,行不通了。
中国、俄罗斯、伊朗、巴基斯坦四国外长的《联合声明》,措辞严厉地指出阿富汗境内极端主义猖獗。尽管阿塔方面极力驳斥,但边境线上实实在在的恐怖活动,是任何辩解都无法掩盖的。巴基斯坦的这场反恐战争,与其说是打给国内的分裂势力看,不如说是打给阿富汗塔利班看。
地缘的价值,在新的国际格局中被重新定义。巴基斯坦作为连接南亚与中东的门户,其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。只要内部能稳住,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。而对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来说,想要获得真正的国际承认与合作价值,就必须看清这个大势。是继续庇护那些烫手的“兄弟”,还是彻底切割,真正融入地区发展,这道选择题,恐怕已经没有太多时间让他们犹豫了。
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